俄乌冲突最新情况******
图:乌克兰士兵7月19日向俄罗斯无人机开火。\法新社
俄乌继续交火
俄国防部6日说,俄军对乌输气设施、无人机仓库进行打击,俄防空系统击落244架乌克兰无人机。乌方称,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地多个定居点遭俄军空袭。
普京会见美特使
俄总统普京6日会见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称,俄方或提议与乌克兰实施“空中停火”,以避免美国升级对俄制裁。
西方增加对乌军援
北约启动一项采购美国武器交付给乌克兰的新机制,荷兰4日宣布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军事援助;挪威、瑞典和丹麦5日宣布将联合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军援。美国国务院5日批准约2亿美元的对乌军售项目。
泽连斯基支持率下降
6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乌克兰民众对总统泽连斯基的信任度从6月时的65%降至58%。泽连斯基此前批准一项旨在削弱乌反腐机构独立性的法律,在乌国内引发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大规模抗议。迫于各方压力,泽连斯基7月31日签署恢复反腐机构独立性的法律。
大公报整理
韩军方称昨夜今晨朝鲜已向该国放飞约40个气球****** 当地时间11月29日上午,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消息,韩国军方28日晚间至29日早上共发现朝鲜放飞的约40个气球,已经确认有约30个左右落入韩国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携带物品为朝鲜的对韩宣传单,未发现危险物品。
朝鲜方面对此暂无回应。

创新尝试/咖喱牛腩月饼“港味”浓******
图:乐婷妈妈摊位推出多种创新港式口味月饼,包括咖喱牛腩、黑椒牛扒等口味。
每年美食博览必定以各品牌的“1蚊”抢购优惠作为开幕亮点。今年安记海味推出零食鲍鱼系列,开幕首日将打造高达2.2米的红色风球,排头九位的入场人士可通过“鲍鱼大风吹”游戏,获得总价值38880元的即食零食鲍鱼,优胜队伍可赢得2304粒鲍鱼。
中秋临近,各种新口味月饼陆续登场,往年主推健康鸡煲的乐婷妈妈摊位,今年创新多种港式口味月饼,包括咖喱牛腩、黑椒牛扒等口味,亦有外观与冰皮月饼相似,却无需放雪柜的“我不是冰皮”系列月饼,包括合桃芝麻糊等港式糖水口味。现场以所有月饼35元两个的优惠价出售。\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
外卖行业“内捲”数据******
今年6月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0.4%;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6%,低于全国餐饮收入增速(4.3%),表明限上餐饮企业面临的挑战较为严峻。
2024年
•外卖行业增速从早期的30%降至不足15%。以京东为例,极端内捲导致商户利润被压缩至3%以下,骑手配送费下降40%。
2015年至2024年
•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50亿元升至2024年的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外卖对整体餐饮行业的渗透率从2015年的4%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26%,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大公报记者张宝峰整理
族谱电子化 “掌中有谱”助台胞寻根******
图:福建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负责人江艺平(右)演示KFA手机族谱查询系统。
“输入姓名,几秒钟就能在数万条纪录里找到家族脉络,还能查清两岸宗亲的辈分关系。”福建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负责人江艺平一边演示KFA手机族谱查询系统,一边向大公报记者介绍。只见他在系统江氏谱系中输入“林宣”与“彦震”,屏幕瞬间呈现两人的家族树:15世先祖江伯泉的后裔分别在大陆与台湾繁衍,在大陆的25世江林宣与在台湾的27世江彦震为叔公与侄孙关系。
这套由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系统,目前已收录300多个姓氏、44765个分支谱、500多万条纪录,让两岸同胞通过手机就能“掌中有谱”,轻松追溯根脉。\大公报记者 蒋煌基泉州报道(文、图)
“闽台寻根溯源服务交流中心”日前在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正式揭牌落成,“回首家山──闽台寻根文化展”同步开幕。该中心隶属于闽台缘博物馆文献信息中心,面积690平方米,集展示、收藏、研究、服务、交流功能于一体,设有“回首家山”文化展展示区、收藏区、查询区、交流区、操作区。其中,收藏区按姓氏拼音顺序分类上架馆藏族谱,查询区引入KFA系统提供数字化查询服务,操作区则通过高清扫描仪对珍贵族谱进行数字化留存,为两岸寻根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撑。
用手机随时随地查询族谱
走进“闽台寻根溯源服务交流中心”的收藏区,铁质的架子内,每层樟木隔板还散发?清幽香气,柜内整齐陈列?闽台缘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收集的两岸纸质族谱。“这些樟木隔板,既能防潮防虫,又能长久保存族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献信息中心副研究馆员范怡婷表示,库房内的族谱按姓氏大小分类,涵盖了台、闽、粤、湘等21个省市的174个姓氏,截至2025年6月已达2852部11021册。
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捐献的族谱,中心的操作区成为了“数字守护者”。工作人员通过高清扫描仪,将纸质族谱转化为电子文档,既保留了原始信息,又避免了珍贵史料的损耗。“有些族谱已有数百年历史,数字化不仅是保护,更是让这些‘沉默的历史’重新发光的过程。”范怡婷说。这种“发光”体现在KFA系统的应用中。今年6月10日,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向闽台缘博物馆捐赠了这套系统及8部15册族谱。研发部负责人邱盛樑表示,系统的优势在于“查询便捷、信息准确、高效修编”,能实现人机对话,让两岸同胞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查询族谱。正如江艺平演示中所展现的,无论是单人家族溯源,还是两岸宗亲关系比对,系统都能快速呈现结果,让“数百年前是一家”的事实清晰可辨。
“数字化寻根”便捷高效
“让台湾年轻人用手机查族谱认祖归宗,比我当年做‘两岸信使’时方便多了。”在闽台寻根溯源服务交流中心揭牌当日,参加活动的台胞田圻畅感慨寻根方式的时代变迁。在两岸尚未直接通邮的年代,他曾帮助700多个家庭传递书信、促成团圆,而如今,数字化技术让寻根之路变得便捷高效。“科技拉近了距离,但不变的是对根的眷恋。”田圻畅认为,让台湾年轻人通过族谱认识祖先、了解大陆,才能真正记住“家山何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献信息中心负责人庄小芳表示,80%的台胞祖籍地在福建,近三年台胞查询族谱的需求量增长了3倍,其中青年群体占比显著上升。为此,中心计划继续丰富族谱馆藏,推进福建省内谱牒资源整合,打造大数据库,并通过AI赋能提升寻根精准度。
“谱牒是两岸共同的心灵归属,数字化让这份归属更易触及。”庄小芳说,截至目前,博物馆已通过谱牒研究协助360多对两岸宗亲成功寻根,未来将努力突破闽台谱牒资源整合的瓶颈,让更多“根”的故事被看见、被延续。
国安部:外来异宠威胁中国生物安全******
【大公报讯】记者赵一存北京报道:国家安全部4日发文指出,当前,一些追求潮流、猎奇的宠物爱好者,掀起饲养异宠热潮,但此行为其实潜藏安全风险,关乎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文章提醒,异宠可以宠,但不能随意宠,须遵守法律,理性饲养。
异宠即“异域宠物”或“另类宠物”,是指有别于传统猫、狗等宠物之外,被人们当作宠物饲养的外来野生动物,包括昆虫、鸟、兽、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等,如蜥蜴、蛇、蛙、蜜袋鼬。有数据统计,中国已有约1707万人在饲养异宠,市场规模逼近百亿元人民币。
国家安全部文章强调,大多数受热捧的异宠在中国国内都没有自然分布,属于外来物种。一旦这些异宠逃逸或被弃养,极有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威胁中国生物安全,甚至会引发生态灾难。
国家安全部提醒,民众应提高国家安全意识,自觉防范异宠饲养潜在安全风险,坚决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防线。在此方面,要理性饲养,拒绝走私或野外捕获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