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期盼/在深港人:可换乘到口岸 通勤更轻松******
图:乘客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办理登记手续。\新华社
深大城际铁路这条被誉为“地下巨龙”的城际铁路,承载着无数深圳市民和在深生活香港市民对便捷生活、高效通勤的热切期盼。家住坪山区的市民李女士表示,“以后从坪山去深圳机场赶早班机,再也不用凌晨起床了!”
在深圳从事医药行业的港人陈先生对此亦深有感触。他的公司在坪山,每周都要从福田口岸过关后打车到公司,“有时开车走高速,遇上堵车两个小时都到不了。”陈先生说,“听说深大城际建成后,从坪山可在龙胜站换乘地铁4号线到福田口岸,以后通勤就轻松多了。深大城际连接机场T4枢纽,以后从机场直接就能转乘城际铁路回家。”
深大城际的便捷更在于其强大的接驳能力。全线11座车站中,有10座是枢纽站和换乘站,可与20条地铁线路、5条城际铁路、4条高铁实现立体换乘。住在龙华区的市民王先生经常需要换乘地铁去龙岗区的客户公司对接工作,“深大城际的龙胜站、民治北站就在家附近,以后换乘去龙岗,半小时应该就能到。”
更让人期待的是,深大城际远期规划将往西延伸至中山形成深中城际,往东与惠州地铁换乘。这意味着,未来从深圳出发,无论是去中山品尝特色美食,还是去惠州享受海滨风光,都将十分便捷。
深圳建低空“四大中心”与港优势互补******
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
目标: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围绕无人机关键系统和零部件、整机制造、地面保障装备等关键环节,形成一批全球领军的低空研发制造企业。
香港机遇:香港高校科研实力强劲,可在无人机关键系统和零部件研发上与深圳展开合作。
低空高端智造中心
目标:到2026年底,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展示等业态。
香港机遇:香港在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可输出先进的园区管理经验和产业运营模式。
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
目标:到2026年底,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70%,三甲医院、血液中心(血站)覆盖率超过50%。
香港机遇:香港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低空旅游新路线。香港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上经验丰富,可在低空应急救援领域合作。
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心
目标:通过场景开放倒逼技术创新,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闭环。
香港机遇:香港可发挥信息汇聚和传播优势,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信息服务。
大公报记者郭若溪整理

鼎力支持/澳门募捐救难民 与祖国休戚与共******
图:澳门同胞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这是同善堂为难民提供茶水用的木桶。
抗战时期,澳门虽因葡萄牙当局所奉行的“中立政策”而未遭日本占领,然而,澳门坚持与祖国休戚与共,澳门同胞也始终牵挂祖国的命运与伤痛,通过各种方式投身支援祖国抗战的洪流中。
在主题展览“港澳台同胞的抗日斗争”的澳门专区,“镜湖医院救助难民”的微型雕塑、同善堂为难民提供茶水用的木桶等展品,引来观众驻足。1938年广州沦陷后,澳门半岛成为华南最大的“人道主义避风港”。澳门各民众救亡团体积极从事难民救助工作。镜湖医院在柯麟医生带领下,构建起跨越敌占区的医疗网络,救治了大量伤员和难民。据镜湖医院档案记载,抗战期间每月接收病患逾千人次,高峰期单月救治伤员达三千余人,其中包括东江纵队战士和携带日军弹片的伤者;同善堂则通过开办难民营、施粥等方式进行难民救助工作,使流亡难民生存得到了保证。
澳门普通市民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积极为抗战筹集经费、军需给养和药品等,慰问前线将士,医治伤员,建立联络站,还有许多澳门爱国同胞通过学校、舞台和报刊媒体等阵地,宣传抗日救国思想,鼎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
今年预算900亿 内地下月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图:内地发放育儿补贴,每年可望惠及上千万个家庭。
内地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出台,明确今年起3周岁前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人民币,下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国务院新闻办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纳入育儿补贴范围,首先因为一孩家庭是育儿家庭的主体;第二,因为生育是一个家庭的大事。王海东表示,国家和各地目前已完成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之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表示,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育儿补贴制度严格资格审核,规范发放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资金安全,有关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今年预算900亿 内地下月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图:内地发放育儿补贴,每年可望惠及上千万个家庭。
内地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出台,明确今年起3周岁前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人民币,下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国务院新闻办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纳入育儿补贴范围,首先因为一孩家庭是育儿家庭的主体;第二,因为生育是一个家庭的大事。王海东表示,国家和各地目前已完成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之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表示,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育儿补贴制度严格资格审核,规范发放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资金安全,有关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观念转变/“特种兵”慢下来 追求沉浸式体验******
图:近年来,内地年轻人更加重视旅行体验和“松弛感”。图为浙江安吉原野西溪露营地,游人在河岸乘凉。/受访者供图
曾经,“特种兵”是不少年轻人旅行的主要风格,主打在短时间内打卡多个景点,而现在,这种“打卡式”的旅行方式正在被抛弃。据中国青年报社发布的《2025中国青年旅游观察报告》显示,沉浸式“慢游”(55.3%)和“自由行”(52.3%)是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旅游方式。
“我不想要那么累了,走马观花看似很满足,实际让我觉得很空虚很焦虑,我并没有真正放松,去品味那些美景美食。”“05后”的李同学坦言,自己曾经很热衷于“特种兵旅游”,用周末暴走一座陌生城市都是常有的事情,“但现在我觉得,哪怕一两天的时间只花在1至2个景点也很好,我想沉下心去了解当地的风景与文化,在旅行中汲取令内心平静的力量。”
在《2025中国青年旅游观察报告》还显示,旅行中,对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是历史古蹟(57.2%),其他还有自然风光(53.1%)、网红打卡地(46.2%)、特色美食(45.1%),42.1%的受访青年还会被非遗或民俗活动所吸引。Z世代正在引领一场旅游方式的革新浪潮,他们以“快节奏中的慢体验”为理念,重塑着文旅消费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