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你知/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02年10月,大卫.马吉夫妇通过联合会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赠送约翰.马吉拍摄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16毫米摄影机一台。当年11月,大卫.马吉夫妇回美国后,又寄赠了保存在他家达60多年之久的4卷记录南京大屠杀内容的原版影像胶片。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现藏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作为南京大屠杀最典型的档案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世界记忆遗产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水浸争议 可求助律师会免费法律服务******
图:暴雨水浸山泥倾泻,路过人车遭殃,索偿或需法律意见。
【大公报讯】记者黄钇淼报道:黑雨接连袭港,多区产生水浸。香港律师会表示,就市面可能产生的争议纠纷,涉及财物损坏、违约及责任索偿等,有需要的公众可以申请免费法律服务,寻求有关法律支援。
律师会举例,大雨可能导致大厦渗水,免费法律服务可帮助因此产生纠纷的业主和租客。律师会为大众提供免费初步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名单外,同时鼓励争议各方透过调解达至“双赢”。
律师会会长汤文龙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律师会一直热心支持公益法律服务,以维护司法公义,秉持“合法性”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两个重要的法治基石。律师会设有多项公益法律服务,包括开设“免费法律咨询专线”(8200 8002),专线律师会于3个工作天内回复。律师会也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全港约90家律师事务所参与,由义务律师无偿为公众人士提供45分钟免费初步法律咨询服务。
鼓励经仲裁及调解解决纠纷
汤文龙表示,律师会鼓励公众透过仲裁及调解,解决法律纠纷,为此律师会设有“仲裁员名册”及“调解员名册”。名册上的仲裁员及调解员都拥有相关实务经验,均符合律师会的严格认可要求。截至今年6月,共有31名律师仲裁员成功列入“仲裁员名册”,另有170名综合调解员及40名家事调解员列入“调解员名册”。律师会会按求助人情况,为其提名调解员,至今已处理超过240宗个案。律师会亦设有调解专线,以解答公众对调解的疑问,但非提供调解服务。就提名仲裁员及调解员,律师会皆不会收取任何行政费用。
就社区参与,汤文龙透露,律师会多年来积极举办各类社区项目,走进社区,回馈社会。今年的“法律周”将于9月14日在天水围+WOO举行开幕礼,并即场为当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和社区讲座。在去年的“法律周”,律师会已走访了天水围、马鞍山和深水埗,为超过300名市民提供了逾7000分钟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他们涉及雇员补偿和人身伤亡赔偿等法律疑问。

广州连日暴雨山崩 近千人安全转移******
图:8月6日,广州市白云区发生山体滑坡致房屋垮塌,造成14人被困。截至6日22时30分,已成功救出9人,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大公报记者李紫妍摄
受连日暴雨影响,6日8时30分许,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黄庄片区发生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垮塌,造成14人被困。截至6日22时30分,已成功救出9名被困者,被救人员中包括幼童,其中7人受伤,另一名被困人员被救出时现场检查已无生命体征,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失联人员仍在搜救中。周边地区996名居民全部转移安置。
当地居民介绍,今年初事发地曾发生山林火灾,树木被大片烧光,而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壤经受之前的龙舟水冲刷,今次再加上极端暴雨的侵袭,为造成山体滑坡埋下隐患。
大公报记者6日下午赶赴现场,在事发地附近一栋居民楼顶看到,受山体塌方影响的有前后两排房屋,明显出现倒塌的至少有4栋楼房,尽管雨势已逐渐减弱,但据记者现场所见,山上的泥土仍然不断地往下冲刷,场面令人触目惊心。
住在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大约早上七八点时,一阵地震般的巨大声响,把他从睡梦中惊醒,“房子都倒了。”另一位村民说,这里已经连续下了五六天的大雨,此前他每天都会到倒塌房屋前的路段散步,如今想起来有些后怕。
村民:年初山林大火烧光植被
塌方山体前的一大片空地上,停满了应急救援、消防、医疗等车辆,现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有工作人员携搜救犬进入,准备进行进一步的搜救。另外,还有穿黄色马甲的第三方公司测绘工作人员正在对山体滑坡受损的房屋进行动态监测,确定是否有进一步滑移的危险,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最新数据汇报到数据中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山体滑坡处大片泥土裸露,滑坡周围的植被较其他地方的植被更加稀疏,并且有焚烧痕迹。据附近居民陈阿姨介绍,今年初,事发地点的山林曾发生火灾,植被大片烧光。她认为,土壤经历之前的龙舟水和夏季暴雨直接冲刷,很可能变得松动,今次再加上极端暴雨的侵袭,直接导致了山体滑坡。另外,多位村民也证实,今年年初,附近发生过火灾,倒塌的房子正好位于山火焚烧处的下方。房子上方是一道比较陡峭的斜坡,而房子墙脚距离山坡坡脚只有两三米距离。
还有居住在沙太货运市场对面高层居民楼的住户表示,今年初事发地就曾发生过规模较小的山体滑坡,但因未伤及依山而建的房屋,故未引起重视。在该住户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在此次山体滑坡东侧约300米地势低矮处,有两处山体滑坡后的痕迹,其中一处土壤裸露处已被水泥封上。
事发地逾10栋民房依山而建
记者看到,事发地还有10多栋依山而建的民房,山体滑坡发生后,这些民房的住户或投靠亲属,或统一被安置至酒店。有当地居民说,这里地势高,视野好,远离环境混杂的城中村,在这里建房成为不少村民的选择。当晚19时左右,有一户被困居民的友人到现场了解救援情况,他介绍,其中一栋倾斜的房子内共有3人被困,包括一位百岁老人和她60多岁的儿子儿媳,目前暂未收到消息。
虽然天色已晚,但现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多辆救护车严阵以待,挖掘机和打桩机谨慎地清理废墟顶部石块,清除部分石块后立即让搜救人员进场搜寻。消防人员则在倒塌的房屋外围安装支撑柱,为后续救援提供条件。高度倾斜的建筑物,从外部看有随时坍塌的可能,而救援人员依然坚持在倾斜的夹角内作业,力争尽可能搜救出更多受困人员。
科学施救 不漏一处一人
6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也赶赴现场指挥调度抢险救援工作,强调要抢抓黄金救援时间,不惜一切代价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要进行科学专业施救,充分用好生命探测仪、雷达、无人机等现代化高科技应急救援设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确保不漏一处不漏一人。要全力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工作,选派最强医疗专家,采取针对性救治措施,最大限度提升伤员救治效果,并做好家属安抚工作。
浙江行日程******
8月3日
•访杭州
萧山机场
8月4日
•访正泰集团
•访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
•访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
8月5日
•访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展馆
•访强脑科技
•访灵伴科技
•访华策集团
8月6日
•访宁波帮博物馆
•访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访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8月7日
•访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
•访宁波挪客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访华茂艺术教育美术馆
8月8日
•访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访宁波鞍山村
•参观紫荆汇,在甬“宁波帮”后人及双创会青年企业家交流会
•访三江口、老外滩
8月9日
•访宁波时尚创意中心
大公报记者俞昼整理
还原历史/中外人士冒险 留存日军屠城证据******
图:在南京毗卢寺内“侵华日军屠城罪证照片秘藏遗址”,有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悼念。
南京大屠杀期间,还有一些中外人士冒死保存日军罪证,成为战后揭露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和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证据。
1937年12月,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冒着生命危险,用一台16毫米摄影机秘密地将日寇在南京的暴行拍摄下来,这也是迄今发现的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影像。
时任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和金陵女子大学舍监程瑞芳则同时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其中,程瑞芳是第一个以日记形式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当时年逾六旬的她将日军在安全区内所犯的烧杀劫掠奸淫罪行和南京难民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逐日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侵华日军官兵拍摄的相册被发现,其中很多相册都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种种暴行。例如,日军航空兵伊藤兼男的照片集贴有他1937年7月13日参加侵华战争到1938年1月7日到达南京,并在南京生活80天所见所闻的照片,其中一页有四张照片,皆是日军屠杀后,在城墙外、护城河边被遗弃的纍纍尸体的照片。
海军舰艇编队将访问香港****** 经中央军委批准,根据年度工作计划,11月21日至25日,由海军海南舰和长沙舰组成的编队将访问香港,其间面向香港和澳门同胞组织一系列开放活动。活动旨在展示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