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海洋”五项战略合作******
低空装备测试认证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与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将依托万山海上测试场,共建海洋低空装备测试认证中心,联合制定海岛无人机物流、海上应急救援等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
布局低空航线网络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与广东飞易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系统布局覆盖全域的低空航线网络,优先开通大湾区直升机低空固定航线,携手开拓“低空+文旅”融合新路径
研发强风无人机系统
•万翼天下(珠海)航空有限公司与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依托万山群岛海域开展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海上起降、长航时飞行及抗风浪性能等专项测试,联合研发适应高盐雾、强风环境的无人机系统及专用载荷
探索低空智能化调度
•万翼天下(珠海)航空有限公司与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构建低空经济应用合作体系,探索适用于城市、岛屿及特殊区域的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调度等建设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万翼天下(珠海)航空有限公司与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推进海洋牧场智能化投餵与渔获高效运输服务,通过无人机空中运输将新鲜渔获从海岛快速转运至珠海市区及周边市场
文化史书/探秘花炮演进 感受火树银花璀璨******
图:上栗博物馆展陈与花炮有关的实景还原与历史资料,传媒学子们认识此一中国文化名片的历史底蕴。\大公报记者彭倩玉摄
7月24日,“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西行”采访团来到上栗县博物馆,刚踏入馆内,以“漫天华彩.火树银花”为主题的上栗花炮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便牢牢抓住了众人的注意力。这座展厅宛如一部立体的花炮文化史书,将实景还原与丰富的历史资料巧妙融合,更借助声光电等先进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子们呈现了当地烟花爆竹产业从起源到发展、从传统到现代的渊源和流变,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花炮产业的演进历程中。
在互动体验区,港生们尝试数字烟花设计系统。通过触屏选择药剂配方、燃放高度和图案组合,屏幕即刻生成模拟燃放效果。香港城市大学学生黄逸飞设计出一款融合花朵与五角星的烟花图案,当看到虚拟夜空中两种符号交织绽放时,他兴奋地说:“这就像赣港两地文化的交融,既有各自特色又能和谐共存。”\大公报实习记者董秋辰

有恃无恐/论坛反侦察“后门” 受害者取证难******
今年5月,一条陌生私信让某女士的世界几近崩塌。对方甩来一个境外即时通讯软件Telegram的链接:“不相信就自己看。”点开链接,这位女士震惊地发现自己的私密照片和视频被公然发布在“MaskPark树洞论坛”。
“我是被前男友在亲密接触时偷拍的。”这位女士声音颤抖地说,“他是加拿大籍,人在美国工作。”她尝试维权,拨打对方所在地警署电话,却得知对方早已删除了所有证据。更令受害者绝望的是论坛的反侦查设计,“Telegram设置可以调整为:聊天内容和其中的图片视频都无法截图或保存。”这位女士解释道。
据了解,“MaskPark树洞论坛”的群内成员全匿名,仅靠ID交流,隐蔽性极强。加上Telegram在内地应用商店无法下载,用户係通过境外ID和VPN才能访问,这也让这群“邪恶之眼”更加有恃无恐。
大公报记者张宝峰
学子手记/体验AI辅助 新闻之路更添动力******
图:采访团成员走进演播室,客串做新闻主播。\大公报记者黄慧摄
来到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印象最深刻的是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多样化的专业设备与先进的AI辅助技术手段。在数字高清演播室,灯光聚焦的刹那间,同学们争先坐上演播台化身栏目主持人,手势、语气都透着专业主播的範儿。提词器的双屏联动设计尤其巧妙,主播既能流畅阅读文稿,又能通过分屏实时监控自己的镜头表现。气象播报环节揭开了电视制作的“魔法面纱”。原来,我们每日观看的天气预报的背景,并不是真实的大屏幕,而是一块绿幕。播报员会看向对面的地图定位城市在绿幕上的位置。镜头里,转职成天气预报主持人的我,为大家还原了前几日台风登陆香港的强度与路径,被同学们夸赞为“台风之神”。
观察面部肌肉 测心理状态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泰豪的智能心理健康分析系统。通过观察面部肌肉,基于群采大数据,AI系统可以在二十秒内分析出目标对象的心理状态。评测结果显示,我的焦虑值、注意力、自信心和自我调节等指标均属正常,疲劳度和稳定性略微偏离标准数值,总体上看身心状态较好。当前,大学生课业与就业压力增大,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这套系统能在学校广泛运用,相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得到更多关注与改善。这次体验新奇又深刻。从演播室的实操到AI技术的应用,我不仅直观学到了新闻传播的专业技能,更真切感受到科技对行业的赋能。学院用先进设备搭建实践平台,用细节关怀筑牢成长根基,这份在职业素养培养上的用心,让我对未来的新闻之路更添信心与动力。\大公报实习记者刘秋语
话你知/港人可吃上新鲜秘鲁水果******
钱凯港建成后,从南美洲出口至亚洲市场的货物运输时间将从35天缩短至20多天,秘鲁的蓝莓、牛油果将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运往包括香港市场在内的太平洋对岸。6月28日,2025至2026产季首批秘鲁蓝莓借助这条海运快线运抵上海。\新华社
内地6.3万高层次人才 获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图: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游”不断升温。\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赵一存北京报道:国务院新闻办30日在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司长熊树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为促进内地和港澳人员便捷往来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为6.3万馀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同时,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
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扩至55国
熊树人介绍,“十四五”期间,移民部门聚焦服务促进人才交流交往,在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为6.3万馀名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有力促进了内地和港澳间人员、技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在服务经贸往来方面,实施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全国通办”,并将商务签注持有人每次在港澳停留期由7天延长至14天。
此外,移民部门还聚焦服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增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签发赴港澳个人旅游签注,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创设“琴澳游”旅游签注,服务推进琴澳旅游一体化,已有5.6万余人次享受便利;在深圳市、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政策,进一步便利内地居民赴港澳观光旅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换发补发政策方面,“十四五”期间已有39.4万人次享受在内地办证便利。熊树人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2024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创新推出为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签发来往内地通行证政策,实现新时代“一国两制”下出入境管理领域重大创新突破,目前已签发通行证8.5万馀张。他介绍,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持续推进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内地和港澳人员交流交往和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各类免签政策积极推进优化,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入境口岸增加至60个,停留时长统一延展至24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