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海洋”五项战略合作******
低空装备测试认证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与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将依托万山海上测试场,共建海洋低空装备测试认证中心,联合制定海岛无人机物流、海上应急救援等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
布局低空航线网络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与广东飞易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系统布局覆盖全域的低空航线网络,优先开通大湾区直升机低空固定航线,携手开拓“低空+文旅”融合新路径
研发强风无人机系统
•万翼天下(珠海)航空有限公司与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依托万山群岛海域开展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海上起降、长航时飞行及抗风浪性能等专项测试,联合研发适应高盐雾、强风环境的无人机系统及专用载荷
探索低空智能化调度
•万翼天下(珠海)航空有限公司与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构建低空经济应用合作体系,探索适用于城市、岛屿及特殊区域的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调度等建设
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万翼天下(珠海)航空有限公司与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推进海洋牧场智能化投餵与渔获高效运输服务,通过无人机空中运输将新鲜渔获从海岛快速转运至珠海市区及周边市场
大湾区采访团走访金力永磁公司 包头稀土智能化生产 迈向高端化******
【大公报讯】记者乔辉、王月包头报道:8月2日,“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内蒙古行联合采访团走进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在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参观采访。
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领先的技术水平,已成为稀土永磁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与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压缩机、风力发电等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秦俊峰向采访团介绍,公司还积极布局具身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
包头稀土储量丰富,且品种齐全,为稀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在包头,像金力永磁这样的稀土企业共同构成了包头稀土产业的庞大集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包头稀土产业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我们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致力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秦俊峰说。公司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全球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包头稀土产业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产业的国际化水平。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对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也对其未来充满期待。

记者手记/宽容失败 从理念迈向实践******
图:工作人员在联合飞机集团深圳基地的车间内测试无人机的避障功能。\新华社
在科技创新的“马拉松”赛道上,深圳正以制度创新为引擎,为科研人员与资本方搭建起一座“安全港”。近日发布的《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通过系统化、可操作的规则设计,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理念转化为实践。
这份被业界称为“创新保护伞”的文件,首次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划定了科研容错边界。5项勤勉尽责条件与9种免责情形,构建起从项目立项到结题的全链条保护机制,让科研人员不再因“怕犯错”而裹足不前。
政策突破的深层意义,在于重构了资本与创新的互动逻辑。过去,国资基金因惧怕责任追究,往往偏好“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早期科研项目往往捉襟见肘。如今,从深圳南山区允许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100%亏损,到广州开发区将种子直投单项目容亏率提升至100%,制度创新正推动国资从“保守出资人”转变为“风险共担伙伴”。这种转变,让硬科技企业得以在种子期获得“源头活水”,更让前沿技术突破有了试错空间。
创新必然伴随风险,创新也常与失败如影随形。深圳是次出台的新政,将孕育出包容失败的创新生态,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大公报记者毛丽娟
学子手记/创新求变 千年赣茶融入国际潮流******
图:学子采访江西林恩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利人(左一)。/大公报记者黄慧摄
江西地处中国中部,自古山高水长、云蒸霞蔚,孕育出千年茶香。陆羽《茶经》载其佳茗,宋明以来江西茶便享盛誉于世。走进林恩茶业董事长袁利人的现代城市工场,他直言:“任何一个优质的特色产品都不是从天而降的。以茶为例,好的土壤,天然气候条件,物竞天择的优良品种,独到的工艺传承,形成了江西茶产业的底盘和基础。”
袁利人认为,江西茶精神根植于民族文化传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茶。历代文人墨客的品茗吟诗,传递出江西茶的中正平和、包容雅致。林恩茶业深知,每一杯地道江西茶,都是自然选择、人工匠心和人文情怀的结晶。
谈及企业发展理念,袁利人强调“纯淨好茶”。他表示,林恩以全产业链布局,严控标准,从茶园到茶杯,每一道工序精雕细琢。这份坚守让企业在信息公开、食品安全极高的欧洲市场深耕25年,与一众百年家族茶品牌展开全球茶供应链合作,成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赣茶品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林恩能够走向全世界,就是江西好山好水好人文练就的独特风味,品质以及坚守的长期永续的经营信誉。”
面对消费升级 深耕守正创新
面对消费升级,林恩在守正创新上探索更深。袁利人介绍,企业在继承传统製茶工艺的同时,注重产品研发和跨界设计。无论是Mild、Mellow、Malty的甜润本味,还是更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创新,林恩始终坚持让江西茶既不失本色,又能融入国际潮流。在他看来,改善口感层次,拓展茶饮场景,是江西茶精神活跃传承的必由之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袁利人以林恩25年国际化为例,谈及江西茶精神如何助推品牌出海:诚信主业,守正有机增长。在外部波动带来的全球化挑战下,林恩始终以诚信、韧性和前瞻精神稳步前行。他感慨:“江西茶凭着底线思维与创新步伐,屡次化危为机,这就是我们江西茶人的底气。”
如今,林恩现代城市工场已落成──50亩园区,涵盖数字化车间、品牌体验中心和全球研发实验室,成就中部地区茶文旅、现代制造多元融合的新典范。林恩还率先推动一二三产业贯通、海内外市场协同、科技与人文并进,致力于每天让全球500万人享用纯淨赣茶。
至于江西茶精神的细腻表达,袁利人说,绿茶之清新、白茶之纯淨、黄茶之甘润、红茶之醇厚、黑茶之陈香,各有风雅。但归根结底,“无论工艺还是品鉴,都离不开一份敬畏自然、精工细作和与时俱进的心。”这是千年茶乡的坚守,也是林恩创新的根本。
品牌发展看似风起云涌,实则每一步都需不懈传承和审慎创新。江西茶精神,正如一杯杜鹃红,醇厚且悠长,温润也坦荡。
大公报实习记者陈知涵
渡海夺岛重器 湖北舰震撼亮相******
图:075型两栖攻击舰
中国海军再添巨舰!第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湖北舰,在八一建军节正式官宣亮相,舷号“34”,入列南部战区海军(南海舰队),将成为管控南海战略态势、维护海洋和岛礁安全利益的主力。
4万吨级“两攻”湖北舰首要定位是执行立体登陆作战,能够搭载多型直升机、两栖装甲战车、两栖坦克、气垫登陆艇,是渡海夺岛的重器;也可编入航母战斗群,执行远洋作战和前沿慑控部署,令海军整体战力进一步提升。\马浩亮(文)
八一建军节当日,南部战区海军发布,海军湖北舰、海南舰组成舰艇编队,近日赴南海某海域开展训练。
目前,首艘国产电磁弹射航空母舰福建舰尚未服役、076型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还处于下水后的舾装阶段。在中国海军现役装备中,075型两栖攻击舰是仅次于两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的最强水面战舰。
30架舰载直升机 空海一体登陆
两栖攻击舰有“准航母”“直升机航母”之称,具有多样化的作战运用方式。其首要定位是执行立体登陆作战。相比以泛海抢滩登陆为主的综合登陆舰,两栖攻击舰更侧重依靠舰载直升机,从空中和海上一体化实施登陆。
舰载直升机是075型“两攻”的核心战斗力。日前,075型3号舰安徽舰满载舰载直升机的画面曝光,其飞行甲板同时停放有10架直-8C大型运输直升机、3架直-20J舰载直升机、2架直-9D多用途直升机,停满了甲板上所有起降点。加上宽敞的机库,075型总计可搭载约30架各型直升机。同时,其坞舱内可装载2艘726型气垫登陆艇、多型两栖战车。湖北舰的配置与此相当。
各型舰载直升机中,直-8C用于投送机降部队,快速进行兵员、物资的垂直投送。直-20J可以挂载多型空地导弹,对登陆部队进行火力支援、护航,压制敌军地面防空火力。直-9D挂载有鹰击-9轻型反舰导弹,可用于打击导弹快艇等轻型舰艇,并执行搜索、救援、补给等任务。
4舰分属两舰队 南北钳制台海
舰载火力方面,湖北舰安装有2套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以及2门1130近防炮,遂行自主防御反击。因此,湖北舰拥有海陆空立体化、攻防兼备的战力。按照编制,目前4艘现役的075型“两攻”,海南舰、湖北舰隶属南海舰队,广西舰、安徽舰则加入东海舰队战斗序列,分别从南北两个战略方向,钳制慑迫台海态势。
075型“两攻”也可以编入航母编队,执行战役级作战任务,或长期进行前沿部署,慑控陆海战略枢纽,而航母专注聚焦制空制海。“两攻”还可以作为旗舰,率领驱逐舰、护卫舰、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夺取局部制空制海权,对目标地域实施突然打击,开辟登陆场。由于4万吨级的超大吨位,“两攻”亦可与运输舰、登陆舰等编队,进行成建制战略支援投送。
特别是入列南海舰队的湖北舰与海南舰,将成为管控南海战略态势、维护海洋和岛礁安全利益的主力。航母战斗群横亙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构筑严密的反介入/区域举止体系,切断域外势力的干涉通道,塑造和巩固战略优势;两栖攻击舰编队则遂行立体登陆、局地夺控使命,形成完善的总体作战体系。
记者手记/未来已来:“聪明的车”走上“智慧的路”******
图:大公报记者登上自动驾驶重卡,深入了解其智能化运作模式。\大公报记者马晓芳摄
自动驾驶乘用车、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重卡,在北京亦庄,记者深刻体验到了“未来已来”的科幻感。
当被邀请乘坐自动驾驶重卡时,记者满怀好奇,手脚并用地登上重卡车,发现车内较寻常卡车多了很多“高科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多个显示屏,详细展示车辆状态和路况信息。通过收费站后,测试卡车自动驾驶模式开启,安全员双手脱离方向盘,自动驾驶重卡平稳驶入高速。“发现最优路线,即将向左变道”,自动驾驶卡车稳定变道,面对过收费站、上下匝道、变道超车、前方异物避让等场景,自动驾驶卡车均能应对自如。
从北京到天津 全程无接管送货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去年就联合开通了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货运场景,自动驾驶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国内自动驾驶卡车首次实现跨省运营。从北京途经河北廊坊到天津港约130公里,自动驾驶重卡实现全程无需接管,从北京自动驾驶送货到天津。
“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合体,方向盘逐渐成为选配项,人类迎来的不仅是出行变革,更是一个安全、高效的全新社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