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了!水中争霸,已开赛!
波兰:4架米格战机马上到 乌克兰:还是想要F****** 据法新社报道,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16日说,华沙将向乌克兰交付首批4架米格-29战斗机,这将是北约成员国首次向乌克兰提供这种战斗机。
报道称,乌克兰一再要求西方盟友为其输送战机——尽管它想要的主要是美国制造的现代化的F-16战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西方国家承诺向基辅提供战机。
杜达在谈到苏联设计的这种喷气式飞机时告诉记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未来几天我们将首先向乌克兰转交4架可全面投入使用的飞机。”
报道称,提供任何战机的行为都将标志着这场冲突中的一个关键动向,并将提升基辅对俄罗斯导弹袭击和无人机袭击的防御能力。
报道称,波兰一直在带头向乌克兰提供更多装备,并说服西方效仿。
杜达说:“这些米格战机目前仍在波兰空军服役。它们已经到了最后的使用阶段,但基本上仍然完全可以使用。”
他还说,米格战斗机是“乌克兰飞行员如今可以在不接受额外训练的情况下操作的飞机”。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说:“米格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F-16。但米格战斗机确实将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能力。”
朝鲜宣布进行水下战略武器试验****** 据朝中社28日报道,朝鲜于25日至27日进行了水下战略武器体系试验,27日进行了导弹试射。

俄乌再次交换在押人员 超200人获释******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再度交换在押人员,双方共有206人获释。
俄国防部表示,此次共有106名俄罗斯军人获释,他们将返回莫斯科,在俄罗斯国防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康复。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表示,有100名乌军士兵、边防人员和国民警卫队人员返回乌克兰。
央视曝光后,湖南省省长赴现场调研******
8月6日,湖南省省长毛伟明赴张家界市调研文旅产业发展,其中一站是调研大庸古城全面重整及盘活工作。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6月27日晚,央视总台《焦点访谈》曾报道称,斥巨资打造的大庸古城沦为空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

大庸古城位于张家界市中心区域,2016年6月动工,2021年6月试运营,2022年8月完工,耗资24亿元,占地240亩。结果,该项目2021年亏损0.84亿元,2022年亏损1.51亿元,2023年亏损2.49亿元,2024年亏损5.96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达10.8亿元。

报道播发后,6月28日上午,张家界市委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强调要虚心接受媒体和社会大众的监督,深入开展相关问题整改,深刻汲取教训,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在8月6日的调研中,湖南省省长毛伟明指出,大庸古城项目离城区近、人流较为密集,已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务必通过努力打造成张家界新的旅游品牌。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张家界自然山水旅游的品牌优势,高效盘活现有资源,加大引流推广力度,创新开发运营模式,发展城市休闲度假新业态。

另据新湖南客户端消息,目前,大庸古城正在进行全面重整及盘活工作,计划明年7月完成提质升级对外运营。
相关新闻
造价25亿,亏损10个亿:为什么有些古镇越来越不好玩了?
亏损超10亿后,大庸古城闭园了
浙大青年博导坠楼,多位相识者接连发声******
来源:山东商报
据钱江晚报报道,8月4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杜某某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坠楼,引发关注。
得知这一消息时,同事们都感到震惊,无法接受他骤然离世的消息。
一位学科资深教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杜老师属于留校任教,聘期从2020年到2026年,“中期考核他顺利通过,聘任期结束的考核还没开始,但是根据他的科研情况、工作能力,在同类人才里,大家都是很看好他的,不存在网上说的考核不通过的情况。”
该老师表示:“杜老师在科研方面表现突出,农机一体化项目的成果、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等各方面,在同类人员中属于发展势头看好的青年人才。”
在同事们心里,杜老师是个积极工作、热爱生活的人,和同事们的关系都很融洽。在院里的领导和前辈们看来,他也是前途一片大好的青年教师。
“上周五,杜老师还来和我们聊天,周一上午,杜老师还跟他的学生了解了科研项目的进展,布置了新的任务,没想到下午就······”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一位在校博士生表示,“所有学生都没觉得杜老师有什么异样。”
这位学生表示,杜老师虽然是博导,但年龄比博士生们大不了多少,所以和学生们平时也是打成一片的,关系非常融洽。
一位学院老师透露,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学院正全力配合。

此前据南方+报道,浙大一知情学生告诉记者,坠楼老师为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一名特聘副研究员,事发后,有消防车和救护车到达现场。
6日,记者致电浙大生工食品学院询问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警方一直在调查处理,都在流程中”,相关情况不便透露。据媒体8月5日晚报道,有关当事教师后事的举办日期,生工食品学院工作人员称:“现在还没确定,会发布通知的。”
上述学生告诉记者,浙大特聘副研究员是临时职位,考核年限为6年,若未达到考核要求,会有一年缓冲期。
浙大生工食品学院官网显示,该教师2020年以特聘副研究员的身份入职浙大生工食品学院,系博士生导师,从事果蔬采收装备、农业机器人、仿生软体机器人等方向研究。2020年后,该教师主持了6项科研项目,其中一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时间周期为2024年—2026年。此外,学院官网显示,该教师在2021年至2025年发表了11篇论文。
来源 钱江晚报、南方+
这届年轻人,正把老祖宗的艺术玩成顶流!******
8月7日电(记者 刘越)“哈利额头长了印记,骑着那摩托去找小哈利,如今那哈利年满十一,正好到了入学年级……”
近日,一位cos成《哈利·波特》中斯内普教授的男子,在北京街头唱起京剧版《哈利·波特》,魔性的旋律不仅让路人纷纷驻足围观,更让话题#京剧还得看斯内普#迅速冲上热搜。
北京街头,“斯内普唱京剧”引发热议。图源社交媒体“除您家伙事儿。”
“传统京剧《哈利波特儿》选段:大难不死的男孩。”
“哈利巧施连环计,汤姆大意失魂器。”
“喜欢京剧的和喜欢《哈利·波特》的都沉默了。”
网友妙评层出不穷,更有人直言:“文化怎么传下来的您别管,反正传下来了。”
不得不说,戏曲这一传统国粹,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抽象”方式闯入大众视野,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而在互联网与短视频的浪潮激荡下,这届年轻人亦正将老祖宗的艺术玩成“顶流”。
跨界混搭
当传统戏曲玩起“新花样”
在某弹幕网站上,一段网友二创的京剧版《哈利·波特》斩获近千万播放量,“谁想到保密人来选错,詹姆奔地府,莉莉见阎罗”,京韵京腔搭配西方魔幻,让人忍俊不禁;同一平台上,京韵大鼓版《指环王》、豫剧版《霍格沃兹在朝阳沟》、京剧唱段《三堂会审伽利略》等作品,亦巧妙地将西方经典IP嫁接到东方戏曲的根脉上,总能戳中网友笑点。
网友将传统戏曲玩出新花样。图源视频平台这股创新之风,还吹上了现实的表演舞台。在南昌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大四学生王雨的川剧变脸表演火了。不同于传统脸谱,他转身间变换的是哈士奇表情包、《黑神话:悟空》角色等“另类”图案,引发台下掌声雷动。
当传统戏曲拥抱现代科技,更碰撞出新火花。浙江婺剧团在《三打白骨精》中,让无人机“扮演”孙悟空变化的“小蜜蜂”,在舞台空间灵动飞舞,为经典情节平添几分科幻奇幻色彩;浙江中月婺剧团则在折子戏《虹桥赠珠》中,创新性地让机器狗穿上戏服扮演哮天犬,其倒立空翻的“绝技”瞬间抢尽风头,被网友戏谑为“一举攻克戏曲舞台没人演狗的世纪难题”。
浙江中月婺剧团演出中,让机器狗穿上戏服扮演哮天犬。图源短视频平台借助新形式、新媒介,让历史悠久的婺剧、变脸等古老艺术得以被更多目光注视,这也恰恰暗合了戏曲“活态传承”的真谛。那些以人为本的“手眼身法步”,从来不是博物馆里僵化的技艺展示。戏曲传承也并非循规守旧,而是在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
声韵碰撞
当戏曲旋律融入流行音乐
当戏曲旋律遇上现代流行,更能碰撞出跨越代际的共鸣。
采样自经典粤剧《帝女花》的说唱歌曲《大展鸿图》,便是最生动的例子。歌曲开篇,“雾烟暗遮世外天”的哀婉唱腔瞬间将听众拉回粤剧电影的黄金年代;数秒之后,强劲的嘻哈碎拍轰然切入,与粤剧标志性的梆黄腔调奇妙交融,毫无违和感。
TiKToK平台上,《大展鸿图》相关作品获千万级点赞。图源TiKToK无数年轻网友从初听时调侃“有点土”,到后来“越听越上头”。这首歌不仅在国内短视频平台狂揽超20亿播放量,更火到了大洋彼岸——纽约林肯中心千人齐跳广场舞,TiKToK千万、百万级点赞作品层出不穷,“95后”歌手揽佬一度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月听众排行榜。
类似的融合在乐坛并不鲜见。“王宝钏挖野菜”梗走红时,京腔民谣版《武家坡2021》随之破圈。它将京剧《红鬃烈马》中《武家坡》一折化作流行音乐的结构,以薛平贵的歉疚口吻唱出“可怜你守在寒窑”。既化用部分老戏唱词,又基于当代价值观重构传统叙事,赋予这段古老故事全新的情感张力。
“一棵小葱”组合改编的戏曲版《青花瓷》。图源视频平台“一棵小葱”组合改编的戏曲版《青花瓷》则另辟蹊径,运用老旦高亢激昂的唱腔,将原曲中“天青色等烟雨”的唯美意境,唱出了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史诗感。可见,戏曲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当现代流行文化元素与之相遇交融,往往能碰撞出令人惊艳的火花。
平台赋能
当戏曲借势新媒体“破圈生长”
短视频平台的蓬勃兴起,更为戏曲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前段时间,传统戏曲作品《黄粱梦》中一段贪官“弹冠相庆”的唱段意外爆红网络。“摆不完的阔气,弄不完的权”等犀利唱词精准呼应了典故中“黄粱一梦”的虚幻本质,意外成为新一代“网络神曲”。
更令人欣喜的是,依托互联网强大的造星能力,新一代的“戏曲偶像”正在崛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青年演员陈丽君,凭借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中俊朗潇洒的“贾廷”一角俘获万千观众,让无数网友调侃“中国人骨子里爱看戏的DNA动了”,更直接带动越剧演出市场热度飙升。
陈丽君在越剧《新龙门客栈》中饰演“贾廷”而由上海戏剧学院学子组成的“416女团”,则凭借融合老旦、青衣、花旦等多种行当唱腔演绎的《探窗》等歌曲,在长、短视频平台累计收获破亿播放量。她们分享的日常练功片段、戏曲知识科普等内容,同样吸引了各年龄圈层网友的广泛关注。
如今,走进剧场聆听“西皮流水”、欣赏“唱念做打”的年轻人肉眼可见地增多。这份对戏曲艺术之“美”的重新发现与共鸣,源于其在互联网浪潮中被持续挖掘、创新呈现的魅力。但热闹背后,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让因好奇走近的观众成为真正的戏迷?如何让戏曲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持续释放生命力?
“416女团”写真图梅兰芳先生曾提出,京剧改革要“移步而不换形”。无论传播的载体和形式如何日新月异,观众对于有思想深度、情感温度、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戏曲的传承,需要以Z世代的创新视角,找到戏曲艺术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打开年轻人感受其魅力的“入口”,让非遗变得时尚,让经典成为流行。
今天的经典曾是过去的流行,而今天的流行,也可能在创新与坚守中,成为未来的经典。传统艺术唯有以真诚之心不断贴近观众、以开放之姿积极拥抱时代,才能真正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葆其鲜活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完)